国研专稿 | 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助推“乡村振兴”【转】
内容摘要:十九大报告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返乡农民工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各地积极探索农民工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实践,主要体现在:出台一套好政策、搭建一组好平台、实施一批好项目、打造一方好环境、培育一批好典型。通过“五个一”的实践,取得了“四个新”的明显成效:一是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二是为乡村和谐带来新希望,三是为乡村改革探索新路径,四是为乡村治理增添新活力。经过各地实践探索,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助推“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战略部署是根本,政策引领是保障,产业发展是核心,改革创新是动力,示范带动是关键。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乡村振兴
当前,乡村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短板。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由此衍生出农村人才流失、农村资源闲置、“三留守”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继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又一个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是有关农业、农村、农民三位一体的重大举措。乡村振兴的核心是让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宜居,通过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来带动农村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
一、农民工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有熟悉乡村这“一方水土”的人才。但是,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留在农村的“38、99、61”部队,即妇女、老人、儿童,难以肩负起建设农村、实施乡村振兴的重任。因此,当前人才缺失是制约乡村振兴的最大短板。实施乡村振兴,“人”是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返乡农民工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近年来,返乡农民工日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成为建设家乡、发展家乡、富裕家乡的宝贵财富,成为通过乡镇产业发展扶贫攻坚的新动力。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充分发挥他们外出打工积累的丰富经验来带动家乡致富,是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家园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和全面小康战略非常重要且行之有效的一项举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在于农村是否拥有大批能创业、会创业、懂创新的高素质“草根”农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智能制造、智能服务的发展,正在逐步取代一些在城市从事传统制造和服务业的农民工工作岗位。与此同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又迫切需要在城市经过历练、学习和掌握了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技能本领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创新,由此决定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农民工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农业农村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能够有力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传播现代文明,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管理民主化,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为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鼓励更多懂农业、爱农村、敢创新、勇创业的新老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成为振兴乡村的生力军,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动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广大农村来说,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农业不强、农民不富、农村不美”。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供政策引导,鼓励部分优秀农民工返乡、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回乡以及在城市长大的科技人员下乡,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去创业创新,充分发挥这些返乡人员的技能,依托他们对当地资源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村“草根经济”,高起点发展现代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推动产业扶贫,实现乡村振兴。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为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贵州、江西、甘肃、陕西、安徽等劳务输出大省结合地方实际,围绕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探索了返乡创业创新助推乡村振兴行之有效的“五个一”实践。
(一)出台一套好政策
政策支持是提升返乡农民工创业创新内生动力的关键举措。遵义市是贵州省和全国劳务输出大市。汇川区是遵义市的中心城区,全区外出务工人员约12万人,返乡人员4万余人,实现创业2.5万人。汇川区抓住国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重大契机,全面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2016年被评为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区,2017年被确定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结合区情实际,汇川区从产业扶持、要素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制定出台了《遵义市汇川区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意见》等18项扶持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汇川区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就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仅2016年就为561户中小企业协调贷款9640万元。
(二)搭建一组好平台
完善的服务平台可以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有力支撑。甘肃省结合其务工大省的特点和当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迫切需求,开发了具备招聘、培训、输入转移、维权、返乡创业“五位一体”功能的劳务大数据平台。通过设立“400免费电话”,与农民工微信、手机号绑定,让农民工通过手机可以实现包括务工、创业、营销以及生产生活相关的免费信息服务。遵义市汇川区搭建了创业服务、教育培训、融资担保、园区建设、信息交流等平台,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成功举办“2016首届中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2017中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大会”,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搭建了政策沟通平台。通过平台建设,2016年汇川区培训返乡农民工6726人,就业率达92%以上,目前已有100余名返乡农民工在园区成功创业。
(三)实施一批好项目
项目带动是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的核心动力。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大力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实施包括工业、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等项目。全县共有返乡创业项目902个,固定资产投资达136亿元,培育了65家规模企业,逐步形成了服装鞋帽、机械电子、食品、桑叶、茶叶、菊花加工等产业,带动就业4万余人。2016年,修水县返乡创业项目的主营收入近86亿元,税收2.3亿元。遵义市汇川区累计投入资金3.63亿元,规划建设返乡创业创新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等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30余个,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乡村、乡土、乡韵潜在价值,促进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农旅一体化、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手工艺等产业集群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就业5万余人。
(四)打造一方好环境
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重要保障。各地通过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济困难家庭补助政策、加强医疗扶贫和社会保障、加强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推进农村低保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构筑后勤保障,解除农民工后顾之忧。2017年,贵州省新建、改扩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项目42所,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全覆盖;共计支出资金2.7亿元,对14.5万户次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遵义市汇川区建立完善农民工工资、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组织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累计转移就业14268人。新(改、扩)建学校13所,城区新增学位2万余个,全区40余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可接收进城务工子女入学,2017年有15977名子女在区里就读,有效缓解进城务工人员后顾之忧。
(五)培育一批好典型
优秀典型代表可以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陕西省通过设立“创业平台俱乐部”,吸纳优秀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创业,对当地的“创业之星”进行表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贵州省坚持典型引领,将全国劳模张明富同志作为典型,从政策鼓励、产业培育、财政贴息等方面给予扶持,累计投入资金1500万元,帮助其成功创建鹌鹑标准化养殖示范园区和生态猪养殖基地。同时,遵义市培育了传统手工艺产业带头人马毅、现代科技嫁接育苗创业者黄中敏、农产品加工致富带头人刘正念、农产品种养殖业带头人敖小芳、王伟等农民工创业代表30余人,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在全区掀起了“劳动就业光荣、自主创业光荣、服务创业光荣”的社会风尚。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的成效
通过“五个一”的实践,各地在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四个新”的明显成效。
一是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四川、贵州、陕西等地既鼓励农民工有序输出,又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其返乡创业就业,通过创业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了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形成以工帮农、以城促农的有效载体,为乡镇企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性循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川、贵州等部分山区坚持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打造绿色农产品工程,大力发展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做大做强一批特色优势产业。
二是为乡村和谐带来新希望。农民工返乡创业帮助当地农民就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通过引入回乡创业企业,将大城市的资源要素向当地农业和农村聚集,充分挖掘当地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民宿经济、乡村旅游,帮助270多户贫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拓宽了农民的增收门路,实现了脱贫致富。同时,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可以让孩子享受到父母的温暖,让老人感受到亲情的慰藉,让家庭回归夫妻的团聚,实现了“亲情回归”,有效解决了农村“三留守”问题。
三是为乡村改革探索新路径。通过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践,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有力助推农业产业发展。贵州省创建“三位一体”新型合作社200多个,其中省级示范社61个;建立基层供销合作社1351个,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7388家。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158个,成立“贵州省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协会”,搭建起为农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平台。
四是为乡村治理增添新活力。返乡农民工通过外出打工历练,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本领、积累了资金、提升了观念,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主心骨、社会组织的引领者、经济组织的领头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为乡村自治管理、产业规模经营注入新的活力,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堡垒、增强了党组织的亲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2016年,遵义市汇川区全区村居换届选举有183名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充实到村支两委,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不断得到增强。
四、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助推“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助推“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略部署是根本
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把农民工返乡创业放在整个发展大局谋划,才能有效统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农业产业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社会发展等协同推进,可以弥补农业与农村发展中面临的短板。立足县域经济发展新阶段战略全局,将农民工返乡创业放在促进城乡协调、镇村产业发展、就业增收、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战略地位来谋划,明确领导责任,既要以问题为导向,看到返乡创业是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关键,又要以百姓利益为导向,看到返乡创业对“老乡小康”的重要意义。
(二)政策引领是保障
健全系统配套优惠政策,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基础。通过政策引导,加大产业培育,使之成为振兴乡村的关键和着力点。同时,加强“环境改善”和“人才培养”,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环境改善,培育农村“工匠人才”。围绕制约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土地、税收等政策瓶颈,制定破除各类政策短板的具体措施,出台让农民工实实在在得实惠、踏踏实实回家乡、放心大胆去创业的政策,真正调动农民工参与家乡建设、建设美丽家园、实施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民有恒产、有恒业,更有恒心,真正实现“回得来、留得住”“创得好、过得好”。
(三)产业发展是核心
近年来,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了脱贫攻坚战略和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效促进了西部地区产业格局多元发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特色产品的潜力和优势逐渐凸显,吸引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素资源转移,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创新提供了丰富的业态选择、奠定了良好的产业支撑、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成为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的主要因素,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下,西部地区可以迎来更多的政策机遇,很好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同时又可以避免走东部地区走过的弯路,引导西部农村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之路,探寻出一条“只富不污”的新型致富路。
(四)改革创新是动力
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才会最大限度激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生动力。以问题为导向,破除制约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农业、农村改革力度,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在推动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过程中,应始终秉持“创新就是出路”的理念,着力引导农民工摒弃传统的创业思维和模式,在项目选择上以市场供需、绿色环保等为导向,在技术上培养企业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注重企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在模式上探索“市场+”“龙头企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经营模式,把创新精神贯穿于创业的全过程,实现返乡农民工创业可持续发展。
(五)示范带动是关键
积极培育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鼓励更多农民投身创业创新实践,才会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深入推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树立典范。农民工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群体,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根在农村,为了养家糊口才迫不得已外出务工。“熟人经济”“典型人物”通常会在农民工群体身边广为流传,充分发挥优秀返乡农民工的标杆作用,可以很好地影响和带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形成群体效应和示范效应。通过关注返乡创业“成功人士”的“走出去”与“返回来”创业历程,总结成功经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可以很好地复制推广其符合“乡土乡情”返乡创业成功模式。
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遵义市汇川区农民工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的模式研究”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苏宏文
课题组成员:矫旭东 崔传义 姜世甫 刘政 赵立武 张真红 朱虹 朱佳霖 雷欢
执笔:苏宏文 矫旭东 刘政
——END
以上内容转自国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
农民工相关推文: